玄武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将课后服务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环节,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整体设计、落实提质增效,努力提升家长和学生“双减”的获得感。
玄武区课后服务“15分钟教育圈”,将学生走出校门、步行约15分钟左右可到达的公益性教科文体场域或空间,纳入课后服务资源。构成方式为“1+x”,即“1个主要场馆加多个其他资源空间”,力求实现一圈一品牌,圈圈有风景,圈圈有温度。“圈”与“圈”不是孤立空间,亦可实现资源共享,资源汇流。区域层面,玄武区教育局协同多部门梳理区内60个教科文体及红色教育场馆资源,结合2020年全区确定的40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课后服务教育资源清单”。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构建校级“15分钟教育圈”。目前,全区已有16所中小学先行先试,力争至2023年春季学期实现全区中小学“15分钟教育圈”资源全覆盖
南京市海英小学:海小娃娃南博游,课后服务新样态
海英小学积极响应玄武区教育局的号召,与南京博物院协同共建课后服务“15分钟教育圈”。馆校密切合作,加强课后服务与校本课程融合,满足多元需求,丰富课后服务内涵。博物馆课程极大地丰富了课后服务的内容,拓展了课后服务的空间。更多的课后服务课程,通过探究、制作、体验等方式,让学生经历实践学习的全过程,为学生的课余生活添加色彩。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课后服务“更新升级”,这群小学生在玄武湖体验“龙骨帆艇”……
北京东路小学的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听南京市水上运动学校的帆船教练说起了“帆船”行驶规则。按照“双减”要求,2021年9月起,北京东路小学根据“一校一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今年统计了一下,大概有近60个社团项目可供全校学生选择。目前各社团的报名还在统计中,不管是新开的还是原有的,我们都想让学生有走出去体验的机会。”据北小副校长吴贤介绍,学校依托周边资源实现校社一体化,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让学生走出校园,有更多样、更精彩的学习体验,为学生的课后服务打造一个具有校本特色的“15分钟教育圈”。
南京市成贤街小学:阅无限,向未来!“15分钟教育圈”课后研学活动走进南京图书馆
成贤街小学联合南京图书馆开展了馆校合作研学活动。南京图书馆·成贤街小学“小橙子全科阅读书院”师生代表在沉浸式参观、零距离体验中感受到了更丰富多彩的“南图印象”。成贤街小学将课堂与图书馆相链接,扩大了润泽儿童的书香场域,有利于构建助力儿童生命成长的育人共同体,从而更好地推进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实现课后服务多元化,增强课后服务人文性,从而打造高质量、品牌化“橙·时光”课后服务项目。
南京市逸仙小学:结合新课标,“体适能”、博物馆课程加进了课后服务
魔方、秦淮花灯、跆拳道、体适能训练营……开学初,逸仙小学的同学们都收到了一份社团项目的介绍。据逸仙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冯经纬介绍,除了原有的特色社团,比如,由秦淮花灯家传第四代传人郑峰指导的非遗类秦淮花灯社团,今年还新增加了博物馆类“大中国好奇游社团”,分为古今人物、大好河山、大国风采3大学习模块。受疫情影响,现阶段先从课本出发,“云探索”超过20个国家一级博物馆、世界级地质公园,以及5A级景区。指导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足不出南京,跨越上下五千年,纵横祖国大江南北,开启一场大中国奇妙探索之旅。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童眼看六朝,博物馆研学活动正当时,“15分钟教育圈”课后服务研学活动
长江路小学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在原有的长江路文化课程基础上,构建“打开的课程”,将博物馆资源融入课后服务体系,拓宽了全校学生进行博物馆研学的通道,实现馆校合作、协同育人。长小课后服务“15分钟教育圈”实践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进一步丰厚了课后服务“潜能活动园”的实践样态,使课后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全面促进学生成长。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打造“15分钟教育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为推动“双减”往“深”往“实”走,提升新课标下综合实践课的课程品质,新学期,玄武区在全市率先打造“15分钟教育圈”,作为试点学校之一,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来到中山陵的茶文化实践基地,体验传统采茶、制茶技艺,在劳动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联动多学科开展多元综合实践活动,“双减”课后服务创新
南师大附小在新学年不仅要打造“15分钟教育圈”,带领同学们走进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美术馆、珠江路梦想空间等公共文化场馆,还将邀请东南大学的师生志愿者走进校园,带来科学、人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增强同学们综合实践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学校附近有一家药企的好处是?随时去听“药食同源”
“清热解毒,好看好长的金银花,别名又叫金银藤、二色花藤、二宝藤、右转藤、子风藤、鸳鸯藤、二花等。”课后服务时段,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的学生走进了学校附近的先声药业集团,该集团主任中医师罗兴洪细致地为学生们解读了《家庭中的中药文化》。学校将继续与周边场馆共建,进一步发动社会力量参与“15分钟教育圈”建设与服务,努力创设全社会共同育人的儿童友好生态。
南京市中央路小学:百子寻“百子”,“我的15分钟教育圈研学”活动
中央路小学将课后服务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环节,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整体设计、落实提质增效,学校调配“5+2+N”课后服务“营养大餐”,培育“课堂学习+课后服务+在线学习”三位一体的学习新模式,呈现“精准化、精品化、特色化”新样态,努力提升家长和学生“双减”的获得感。本次“百子寻百子-15分钟教育生活圈”研学活动,整合“圈的资源”,涵育“圈的文化”,让学校课后服务资源更加“高品质”,也让学生在真实情境的活动和游戏之中提升核心素养。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课后服务掠影“15分钟教育圈”,开启育人新航程
南农大实小在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联系专业院校、公益场馆、社区资源等,为课后服务拓展更多路径。通过多情境学习,让学生亲近自然、走入社会、触摸历史、学会生存,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形成民族自豪感有着巨大的助力。
南京市孝陵卫初级中学:看“丰”景 学“稻”理,这样的课后服务太接“地”气了
孝陵卫初级中学小学部参加课后服务的同学戴着草帽,来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实验基地,兴致勃勃地聆听农科院粮作所陶亚军副研究员介绍与水稻、粮食有关的知识。
课后服务“15分钟教育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校内的“一起作业吧”“潜能活动营”“爱心守护站”共同组成了层次立体、内容多元、特色鲜明的课后服务体系。在发挥科普基地教育和引导功能的过程中,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实践能力。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分校:聚力“15分钟教育圈”,体验“沉浸式”课后服务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分校充分依托学校周边资源,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长期合作,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基地”,实现校社一体化,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让学生走出校园,有更多样、更精彩的沉浸式学习体验。今后,十三中红山分校将继续聚力“15分钟教育圈”,让更多的孩子感受、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